弗谢沃洛德·科热米亚科的故事,是一个亿万富翁抛下滑雪板,直接冲进战场的现实剧情。2022年2月,俄罗斯全面入侵乌克兰时,这位穿着定制西装商业大亨、正在在阿尔卑斯山滑雪。入侵的消息传出后,他迅速赶回乌克兰,冲进了战火纷飞的哈尔科夫,他的目的只有一个——不让这座城市“落入别人手里”。科热米亚科本来是乌克兰最大的粮食生产、储存和出口公司Agrotrade Group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。日子过得不说悠闲但至少是安稳。然而,战争开始后,他一头扎进了乱局。这标志着他生活的彻底转变。他不再是乌克兰农业巨头Agrotrade的掌舵人,而是成为了一个直面战争的士兵。他组建了一支志愿兵部队“Khartiia”,这支部队由来他家乡的志愿者组成,后来演变为乌克兰国民警卫队第13旅,参与了一些最激烈的战斗。Khartiia的成立恰恰象征了乌克兰在国家军队被削弱的情况下,如何依靠民间力量填补缺口的战略。这支部队一开始是国民警卫队支持下的志愿营,享有极大的自主权,像私营军事公司一样运作。其资金主要来自科热米亚科的私人支持。科热米亚科在管理Khartiia时,将其视为一家企业,强调效率和经济性。他甚至算出了在战斗中击毙一名俄罗斯士兵的平均成本为4000美元或3800欧元,并努力力通过技术手段降低成本。他的大部分精力集中在军事技术的现代化上,例如无人机的应用。这些无人机用于侦察、监视,甚至作为武器直接战斗。这不仅提高了作战效率,也减少了人员伤亡。科热米亚科自掏腰包对无人机技术进行改造,虽然国家提供了无人机,但前线的实际需求往往需要对设备进行调整,而这种快速响应能力是传统军事机构难以快速实现的。科热米亚科对乌克兰军队的适应能力和改革有深刻的认识。他认为,虽然乌克兰军队正在向北约标准靠拢,但在摆脱苏联传统方面仍有许多阻碍。苏联军队的指挥结构强调等级和命令,缺乏灵活性和个人主动性,而北约的方式更分散和自主,低级军官可以根据实时信息快速决策。他强调,乌克兰军队的现代化,关键不在于武器装备的更替,而在于决策过程的改革。Khartiia部队不仅在组织架构上高度自主,还将灵活性和效率视为核心。快速反应、利用先进的无人机技术和电子设备,成了他们的标志。科热米亚科还拿商人的思维来招聘和留住士兵。他给志愿者更好的待遇和装备,把部队打造成一个品牌,吸引那些想为国效力的乌克兰人。然而,战争可不是开公司,持续的高强度战斗让士兵们疲惫不堪,逃兵率飙升,人员短缺成了最大问题。就算士兵们再有热情,也架不住这种消耗,毕竟战争对人的身心双重打击不是开玩笑的。但这些士兵还是硬扛下来了,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战斗的意义不仅仅是为了国家,更是为了家人和家园。他们中有农民、工厂工人,甚至以前从没摸过枪的人。对他们来说,这不仅是战争,更是一种责任。比如一名前农民谢尔盖·杜宾斯基,他表示,“我们是为了能回到田地上耕种,回到家园和工厂。”科热米亚科的角色也随之发生了变化。从商人到军事指挥官,他的目标变得清晰:一边努力推动军事技术发展,一边为士兵提供尽可能好的保障。他的部队灵活、自主,完全摆脱了乌克兰军队那套苏联时代遗留下来的僵化体系。这种“企业化的军队管理”,不仅在前线高效,也成为乌克兰军队现代化改革的缩影。战争还在继续,科热米亚科的旅在哈尔科夫和其他战场上顶住压力,硬是成了乌克兰抵抗力量的中坚。至于他自己,他表示未来还想回去做农业生意,但现在,他和他的部队必须战斗。他所依靠的,正是那种把危机变成机会的企业家精神。科热米亚科的故事展示了一种独特的战时适应模式:当国家军队因各种历史包袱力不从心时,总有像科热米亚科这样的民间力量挺身而出。而他这种“企业化作战”的方式是否会影响未来的战争模式,恐怕只有时间能给出答案。 声明:个人原创,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 |